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看片,国产欧美三级,91综合久久久久婷婷,91大神在线观看视频,狠狠色网站,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午夜色站

分享到:
 
 
十年記者 青春無悔
2024年08月14日 10時19分   忻州日報

曹明生

忻州日報社組織40周年報慶,向老報人約稿。作為曾經的報社一員,我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十年青春時光獻給了新聞事業(yè)。而今驀然回首,往事歷歷在目。

《改革報》創(chuàng)刊的第二年,1985年8月的一天,經人介紹我來到報社實習。一版負責人楊樹雄(后任副總編)熱情地領我在地委灶買了飯票,在平房擁擠的一版編輯室辦公桌旁擠出了一支床位。一卷鋪蓋有了著落,吃住問題解決了,我便沒有了后顧之憂,開始了我的十年記者歷程。

當時正值改革開放年代,《改革報》應運而生。記得地委正在舉辦全區(qū)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產品博覽會,剛來報社作為編外人員的我就被派出采訪大會,心想,這不會是總編有意面試我吧?當晚寫出了通訊《開闊視野,振奮人心——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產品展銷館一瞥》,經編輯、主任、副總編、總編一一審閱過關,第二天即登上頭版??吹筋^天還是稿紙,第二天就變成鉛字,還受到總編表揚,想想以前投稿、發(fā)表的艱難,興奮得難以入睡。那時我還是編外借調人員,工作是校對加報紙中縫編輯,偶爾被派出采訪。正如黎民先生在我的《愛的荒原》一書序中所言:“那時的他,暫寓辦公室一隅,住的是‘夾縫’, 編的是‘中縫’,工作懸著,戀愛也懸著,但精神頭蠻足……”我虛心向老同志學習請教,在兩條中縫有限的“版面”大做文章:小知識、幽默故事、漫畫題圖一齊上,圖文并茂,大受讀者歡迎。

改革開放年代新生事物多,常常不用總編派活兒,自己主動出擊找新聞素材。消息、通訊、名人訪談、報告文學甚至科普、散文、小小說全面開花。白天采訪,晚上通宵寫稿,大報小報時有見報,那兩年著實過了一把發(fā)表癮。當長篇通訊《生你,是這塊土地》《青春的證明》等一批作品整版推出又在省內外報刊發(fā)表,我已由編外轉為正式記者,李炳泉總編親自協(xié)調辦了調動手續(xù)。當通訊《情灑黃土地》登上《人民日報》,居然刷新了幾年的忻州紀錄。一個人能把職業(yè)和愛好結合在一起,必然是有干勁,有激情,有樂趣,有成果。

那個年代,改革浪潮風起云涌,人心思變,思想活躍,傷痕文學、尋根文學、朦朧詩派流行,《南方周末》崛起,反思社會問題的報告文學時有轟動。報社與時俱進,鼓勵年輕記者大膽探索。我思考醞釀已久的長篇報告文學《醒來吧,晉西北》,在1988年8月9日《忻州報》頭版頭條轉四版隆重推出。這篇反思社會問題的報告文學,使《忻州報》出現“洛陽紙貴”的現象。一些單位、個人來報社買報紙,地委領導要求黨校干部班學習討論,報紙隨之開專欄、發(fā)評論,引發(fā)了一場反思熱潮?!渡轿髑嗄辍冯s志全文刊發(fā)并評為年度優(yōu)秀作品,隨后國內多家報刊轉發(fā)并獲獎。

改革開放初期的忻州和全國一樣,思想大解放,工作舉措新。地委提出“借重江南,聯(lián)合西北,發(fā)展忻州”,原平推出“搭臺唱戲”……《改革報》為改革鳴鑼開道,推經驗,塑典型,報紙聲譽大,影響廣,甚至影響到省內外。報社記者自然也牛氣,出去最受人尊重。報社的二十來人從不同縣、不同單位調來,工作環(huán)境雖然艱苦,人人都是快樂的單身漢,“老頑童俱樂部”的歡聲笑語至今記憶猶新。那時人際關系簡單淳樸,上自總編下到校對,沒有功利之心,沒有勾心斗角,相處融洽,干勁十足,那真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隨著《改革報》改為《忻州報》一周三期,版容量大了,我的想法也大了。我和班彥欽、張榮三人“搞副業(yè)”,開創(chuàng)了報紙“名人專訪”先河。我們騎著自行車“追星”。只要聽說有名人來忻,往往來不及請示報告領導,直接趕往新聞一線。1986年初夏,電視劇《西游記》剛開始熱播,劇組從五臺山來到忻州,我們聞訊火速趕往現場,想方設法采訪到楊潔導演及唐僧師徒四人。報紙配發(fā)照片隆重推出《西游記劇組在忻州》《仲夏夜訪取經人》《歡聲蕩徹月兒圓》系列專訪,同時還發(fā)表在《山西日報》《中國戲劇電影報》上。初戰(zhàn)告捷,當時著實火了一把。世乒賽王濤、孔令輝、劉國梁、鄧亞萍等8位冠軍來到國家體委扶貧縣——繁峙縣,熱愛乒乓球運動的我聽到這一消息立即趕赴繁峙,近距離追了星,寫成《世界冠軍在繁峙》長篇專訪,本報發(fā)表后又被《山西日報》轉發(fā)。 后來我又陸續(xù)采訪發(fā)表了《夜雨蒙蒙訪武松》《臺山歸來訪姜昆》,以及采訪張紹林、閆維文、二月河等人的文章。名人訪談,歷來就是讀者關注的熱點,這些獨家專訪廣受讀者好評。

“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小報變大報,周三改日報?!币园嘤痨?、白煒明為首的新班子上任后,雄心勃勃抓發(fā)展,報社進入發(fā)展新階段。隨著激光照排中心、印刷廠上馬,我們再也不用每天騎自行車跑地區(qū)印刷廠付印了。辦公室也由在平房、單身樓、地委黨校,一下搬到了嶄新的新聞大樓。開門辦報、集思廣益是報社的一貫作風。報社每周一召開例會,評報檢報,評出上周的好稿件、好版面、好標題等,還聘請4名社外審讀員挑毛病,面向社會開展有獎挑刺活動,引“火”燒身抓質量。這些舉措無疑對提高報紙質量,特別是對我們年輕記者提升素質,努力寫好稿、出精品產生了巨大影響。

1991年春季,地委行署組織市黨政代表團二十多人赴山東考察學習。我有幸被指定為隨團記者。21天的緊張考察,領導們白天“指點江山”,我晚上“激揚文字”,通宵達旦整理采訪筆記,埋頭寫稿,一篇篇深度報道發(fā)回報社。從5月20日開始,報紙頭版開辟專欄“山東紀行”,連續(xù)推出7篇《赴魯考察散記》,山東沂蒙老區(qū)的發(fā)展經驗和晉西北老區(qū)落后現狀產生了碰撞,全區(qū)迅速掀起了《學魯興忻》熱潮。

赴魯考察學習使我開了眼界,也深切感受到了忻州的差距。于是我又產生了徒步深入晉西北采訪的想法。1992年秋季,我把想法向班羽斐總編作了匯報。班總編聽后當即表示全力支持,并親自帶車把我們三人送到代縣。我?guī)ьI記群部記者張樹彬、馮振亮組成“晉西北千里行”采訪小組,于9月20日從雁門關出發(fā),到10月25日在靜樂走完最后一站返回報社,歷時35天。沿著“三關兩河”行程數千里,對晉西北各縣從不同角度進行了采訪報道。我們不坐專車,不住賓館,為了深入到山莊窩鋪,經常徒步、騎自行車、搭乘農用三輪車,與農民同吃同住,共走訪了20多個鄉(xiāng)鎮(zhèn)、40多個村莊,發(fā)表“老區(qū)探訪錄”系列報道20篇。對昔日滲透著烈士的鮮血,而今處于貧困線上的這片熱土進行了深刻反思。這組系列報道其實也是報告文學《醒來吧,晉西北》的續(xù)篇,發(fā)表后廣受好評。

記群部是記者部、群工部的合二為一,不僅采訪寫作,還有聯(lián)絡培訓通訊員隊伍的職責。我由副刊部副主任、總編室副主任轉任記群部主任后,除抓重頭稿件,嚴把政治關、質量關外,還重點抓了通訊員隊伍建設。1992年在社領導的支持下,組織舉辦了創(chuàng)刊以來首次180人參加的高水平新聞寫作講習班。請回新華社、人民日報社、光明日報社等權威媒體的名記者來忻授課,使新聞人開了眼界,壯大提升了通訊員隊伍。

無論是《改革報》《忻州報》還是《忻州日報》,始終是踏著時代的鼓點,唱響主旋律,謳歌真善美,為民鼓與呼。不僅完成了不同時期的宣傳任務,而且培養(yǎng)造就了一大批人才,活躍在不同的崗位上。我為自己年輕的時候有幸從事十年新聞工作而自豪。是報社培養(yǎng)了我,成就了我,我對報社是有特殊感情的。我的婚禮是在報社辦的,報社平房的辦公室里放著瓜子花生糖,社領導及全體同仁為我和愛人組織了一場簡單而又熱鬧的“革命化婚禮”。隨后上了地委后院單身樓,這一間婚房是報社給爭取的。后來孩子要出生,在我最困難的時候,社領導又讓我從單身樓搬回報社平房。我的多數作品就是在這一間半平房里寫成的。我的幾部書出版并成為中國作協(xié)會員,以及一提包獲獎證書是在報社工作時獲得的。因為寫作,我被調入地委秘書處工作。后來任市委副秘書長分管材料、調研工作,為市委重要稿件見報審閱把關,依然與報社打了幾年交道。之后無論在什么崗位工作,坐在辦公室首先看的是《忻州日報》,直至退休單位訂的《忻州日報》是必讀報紙。在我離開報社之際,我把十年來的部分作品輯集出版了《走過荒原》一書,扉頁上寫著“謹以此書紀念十年記者青春歲月”,依依不舍地懷念并告別了我所鐘愛的新聞事業(yè)。

一晃40年過去了,往事如煙,恍然如昨。報社在發(fā)展,人員在變化,我當年的同事有的已經作古,有的退休,有的還在新聞一線工作。值此報社40周年大慶之際,衷心祝福我曾經的報社同仁們健康吉祥,祝愿報紙在融媒體時代與時俱進,再創(chuàng)輝煌。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