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像寫字,前世空曠,素紙一張;啼哭而至,空穴來風 ,落墨開場得乎教義,日漸稔熟流暢,至臻至美。
書品似人品,風格迥異,蘊意不同,千變?nèi)f化,各有道理,韻味自知。

王珣《伯遠帖》
行文,不必字字端莊大方,句句字正腔圓,可亦莊亦諧,亦揚亦挫不必時時釅墨潤色,處處酣墨淋漓枯筆澀墨方生飛白流韻之美。
余觀乎書法之意旨與人生之真諦,乃異宗同理,皆追求技藝、情趣、法理和審美的最佳意境,張揚或外現(xiàn)自我理想,探尋最深哲義。
楊凝式《盧鴻草堂十志圖跋》
人磨墨,墨磨人,咫尺方寸,博大精深。淺出時,不過黑字白紙一張;深入處,卻可領(lǐng)略百態(tài)萬象。最宜耐住寂寞,守住自我,靜神養(yǎng)性,用心書寫。
須放開時,揮毫潑墨,寫意人生,激揚文字,隨意天然,不拘小節(jié),時而跌宕百丈,時而流逝千里;又要守得住,適可而止,上下對仗,前后呼應(yīng)。

《臨沂使君帖》
左右逢源,來去貫通,精雕細研,工筆刻畫,細致入微。得乎心,應(yīng)乎手,合乎理,傾乎情,融乎趣,法、理、情、趣凝和有度,翕張有序,便可踏節(jié)而舞,游刃有余,怡然自樂不經(jīng)意間,屋漏雨痕,錐過流沙,飛鴻踏雪,新意迭出。
為人,理應(yīng)坐擁草書的空靈,如行云流水,意至筆隨,靈活多變,大氣宏闊,雄視千古,正風狂雨驟,飛浪蔽空,忽訇然崩塌,塵埃落定;兼?zhèn)淇瑫墓菤猓锰谜?,清清白白?/p>

蔡襄《扈從帖》
一絲不茍,筆筆鮮明;外具隸書的含蓄藏首掖尾,端莊持重,不顯山露水不恃強逞能,不張牙舞爪;心存篆書的質(zhì)地,古樸典雅,質(zhì)樸意拙,象物形體,淳真無邪。

《漆書汲古處和四言聯(lián)》
欲達到書藝與人生的佳境,往往需要虛懷若谷,潛心研習巨匠泰斗之人品涵養(yǎng)、卓然才略、慧眼睿智、神乎技藝,取其菁華,得其一二,化為己用。
既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又遵循行文法度,合乎天然;既需受高人指點,循跡而求,卻又不泥于古,不落舊窠,不劃地為牢,不固步自封,善于臨空俯瞰,觀其大略,悟其要旨,進而另辟蹊徑,拓展新意,漸入佳境。同時,不求筆筆生輝,允許敗筆留存,但信天道酬勤,勤可補拙。
(責任編輯:盧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