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常有一些人,上班時侃侃而談,回到家卻疲憊懶言;應酬時笑容滿面,面對親友時卻麻木冷淡。這些上下班時間判若兩人的人群,被稱為“下班沉默癥”患者。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這種“癥候群”正以擴大之勢在中青年上班族中蔓延。
調查了解得知,許多工作狂回家后卸下工作的偽裝,回歸本真。身體就像蓄電池,能量在上班時就用完了。如果我們的精力和情感能量在上班時幾乎用完了,下班后出現(xiàn)生理和情感枯竭,就沒有多余的精力和情感用來跟家人溝通交流。
長時間的工作讓人神經(jīng)緊繃。由于工作時情緒的緊繃,下班后需要安靜的空間,選擇沉默就是最好的休息方式?;氐郊液箝L時間無人陪伴。自己一個人住或者家里人長時間不在家,找不到人說話,于是下班沉默成了一種習慣。
角色轉換不及時。人們往往會忽略家庭角色對人的影響,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休息方式,沒有很好地顧及家人的感受。
內向型性格更容易出現(xiàn)沉默。在一般情況下,外向型性格的人較少會有這樣的表現(xiàn),而內向型性格或者性格偏內向的人在工作壓力較大時容易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
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談天說地,不說工作。晚飯是家人團聚的好時光,是相互溝通、關心家庭、增進感情的黃金時刻。所以,要重視家庭晚餐。
運動可以釋放心理壓力,長期堅持,你就會覺得自己的狀態(tài)變得很好。培養(yǎng)興趣愛好能夠豐富個人生活,學會主動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
用心照料一盆植物,或者養(yǎng)一只可愛的小動物。放慢腳步,感受身邊的點滴。
讀書可以豐富精神世界,下班后盡量遠離手機和網(wǎng)絡的世界。(王陽)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