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仲夏時節(jié),瓜果飄香。這幾天,遠近聞名的“大杏之鄉(xiāng)”——繁峙縣趙家莊村的白水大杏喜獲豐收,許多人慕名前來采摘、購買。
村民張連成每天早早地就來到自家杏園里摘杏,然后進行挑選、裝箱,忙得不亦樂乎?!懊刻於寄芙拥讲簧儆唵?,為了保證杏的新鮮度,必須當天現摘才行?!睆堖B成一邊跟記者交談,一邊熟練地將白水杏挨個包好果網裝箱?!拔曳N了30畝的白水杏,一畝地差不多能產1000多斤,按照歷年的行情來說,差不多能掙七八萬?!闭f到收入,老張笑得合不攏嘴。
趙家莊村距離繁峙縣城8公里,三面環(huán)山,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空氣、土質優(yōu)良,造就了白水杏獨特的生長環(huán)境。這里的白水杏個大形圓、皮薄肉厚、質細汁多、味甜醇香,再加上其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深受消費者喜愛。
近年來,趙家莊村大力發(fā)展經濟林,培育白水大杏富農產業(yè),壯大村集體經濟,逐漸形成了集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yè)模式?,F在,全村白水杏種植面積達5200多畝,每年的銷售收入可達4億元。
如今,趙家莊村的白水杏已經成為村里的“金字招牌”,引領著村民走出了一條充滿希望的“杏”福路。為了讓白水杏走出趙家莊村,在政府的扶持下,村民們積極拓寬銷售渠道,通過電商平臺將杏子銷往全國各地,并以白水大杏采摘、農家樂等形式打造了集休閑觀光、農家旅游、特色采摘于一體的旅游產業(yè)。為了克服鮮果周期短、不易儲存的缺點,村集體采取“合作社+農戶+精深加工”的模式,生產銷售果脯、飲料等產品。另外,村里還投資1000余萬元建設了食用菌加工廠,用每年春季果農修剪下來的樹枝作為原材料,生產用于木耳、香菇等食用菌種植的菌棒,變廢為寶,年可增收50余萬元。
在白水杏產業(yè)的帶動下,趙家莊村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發(fā)展,村民們的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改善。村民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書寫著屬于趙家莊村的“杏”福故事。
2014年,趙家莊村依托白水杏的特色優(yōu)勢成功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zhèn)?,F今,趙家莊村乘著鄉(xiāng)村振興的強勁東風,持續(xù)發(fā)展壯大白水杏產業(yè),進一步延伸產業(yè)鏈條,在這片希望的土地上,村民們的“杏”福之路將越走越寬。 (鐘昱星 劉 瑜)
圖為村民在杏園里摘杏。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