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在非洲影響力與日俱增 日印急刷"存在感"
參考消息網(wǎng)8月16日報道 英媒稱,如果說從東方到非洲有一條現(xiàn)代通道,那大概就是亞的斯亞貝巴的機場。經(jīng)由其航站樓前往遠方某國首都的乘客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要吃到一頓埃塞俄比亞餐非常困難。不過,有兩家咖啡館供應亞洲餃子。門道標識使用英語、阿姆哈拉語和中文三種語言,機場廣播通知亦然。
據(jù)英國《經(jīng)濟學人》周刊8月13日一期文章稱,米色躺椅上,無數(shù)年輕的中國工人在打著瞌睡等航班。包括他們在內,越來越多的工人、商人和工程師正在東非很多地方指導建設公路、鐵路和港口。
文章稱,對中國參與非洲事務的擔憂往往夸大其詞。例如,有關它收購大片農田、廠房和礦山的指責言過其實。盡管如此,它在非洲大陸與日俱增的影響力已經(jīng)惹惱了印度和日本,這兩個國家也在爭相提高參與度。
跟以前幾輪(比如冷戰(zhàn)時期)在非洲的較量一樣,這種活動至少有些涉及取得基地和港口使用權以便控制海洋。中國對非洲事務的參與如今包括不斷增強的軍事勢力。中國士兵戴上了聯(lián)合國駐馬里和南蘇丹部隊的藍盔,中國軍艦時常訪問非洲港口。
文章稱,中國派出一支海軍編隊在亞丁灣執(zhí)行護航任務,主要是保護中國船只。但有外交官擔心,中國在利用這些巡邏讓海軍練習遠離祖國開展行動,包括進攻性行動。某外交官指出:“反海盜巡邏通常不會使用潛艇?!?/p>
反海盜巡邏還讓中國在吉布提建立首個海外基地,緊鄰現(xiàn)有的一個美軍基地。不過,關于中國的一個更為危言聳聽的擔憂并未成為現(xiàn)實,即:它計劃從中國到紅海乃至納米比亞位于大西洋海岸的沃爾維斯灣修建海軍基地構成一條“珍珠鏈”。沃爾維斯灣傳聞似乎是旨在轉移注意力的宣傳。中國在非洲和中東用艦艇和軍人保護本國公民:2011年它從利比亞撤出3.5萬人,去年它的一艘船從也門救出600人。但其海軍的主要關注點始終是南中國海。
文章稱,盡管如此,印度對中國在印度洋的勢力深感懷疑。在塞舌爾、馬達加斯加和毛里求斯等國家設立的約32個印度雷達站和監(jiān)聽站形成一張大網(wǎng),這將使印度得以監(jiān)視廣闊海域內的船只往來。印度還在逐步提高向它認為屬于自己的水域派兵的能力,并武裝友好國家如毛里求斯。印度正在阿桑普申島修建海軍和空軍基地,這里位于馬達加斯加以北,東非新發(fā)現(xiàn)的近海氣田近在咫尺。
日本也在展示其海軍實力,但較為有限。本月,它承諾提供1.2億美元的援助用于加強非洲的反恐工作。它堅定不移地捐助在索馬里海岸附近水域維持治安的多國海軍部隊。中日兩國在外交和貿易方面的較量十分激烈。有兩樣東西令人覬覦:一是自然資源和市場享有權,二是這個大陸在聯(lián)合國的54票。爭取前者的努力大多是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率先開始的,當時它幫助修建港口和鐵路。東京大學教授、日本國際協(xié)力事業(yè)團前主席田中明彥說,在很多年里日本對非洲的援助與其他富國“有著質的不同”,部分原因是它著重于基礎設施而不是直接減貧。他說:“我們受到很多批評,但現(xiàn)在幾乎一致的看法是要投資于基礎設施。”
在外交方面,日本和印度都試圖與希望改革聯(lián)合國安理會的非洲國家聯(lián)手。它們宣稱非洲跟它們一樣,理應獲得常任理事國席位。中國贊同給予一個非洲國家常任理事國席位,不介意也給印度一個,但交換條件是支持它反對日本獲得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
文章稱,日本和中國都以援助為這種外交努力的后盾,至少就中國而言,這似乎幫助它贏得了朋友。
文章稱,中國還通過出售武器結交非洲朋友。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截至2015年的五年時間里,它向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國家供應的武器所占比例增加了一倍,從略高于十分之一上升到將近四分之一。比如,它向坦桑尼亞出售坦克和飛機,向布隆迪和喀麥隆出售裝甲車,向摩洛哥出售導彈發(fā)射器。
不過,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的亞歷克斯·瓦因斯說,除了南非亦步亦趨地與中國結盟以外,大多數(shù)非洲國家善于在對手之間挑撥。許多國家通過設立新的大使館使外交關系多樣化。(編譯/何金娥)
(責任編輯:盧相汀
實習編輯: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