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賬、理財、支付……日常生活中,我們始終離不開銀行賬戶。
但個人銀行賬戶如何分類和如何正確使用不同類型的銀行賬戶,卻讓不少人摸不著頭腦。
“我的轉(zhuǎn)賬金額很低,一查才知道是Ⅱ類賬戶,而Ⅰ類賬戶卻由于辦理時間過早已丟失?!鼻岸螘r間,市民陳霜才發(fā)現(xiàn),自己長期使用的銀行賬戶居然是Ⅱ類賬戶,而此類賬戶的資金進、出日累計限額都較低,這才導致其轉(zhuǎn)賬金額過低。
據(jù)了解,當前,我國個人銀行結算賬戶實行分類管理制度,按賬戶功能分為Ⅰ、Ⅱ、Ⅲ類。個人在同一法人銀行只能開立一個Ⅰ類賬戶,已開立Ⅰ類戶,再新開戶的,應當開立Ⅱ類戶或Ⅲ類戶。同一銀行法人為同一個人開立Ⅱ類戶、Ⅲ類戶的數(shù)量原則上分別不得超過5個。
在功能上,這三種賬戶有所區(qū)分。
Ⅰ類賬戶為全功能賬戶,可以用于辦理存取款、購買投資理財產(chǎn)品、轉(zhuǎn)賬、消費和繳費等各類賬戶業(yè)務,金額上沒有任何限制;
Ⅱ、Ⅲ類賬戶為限定功能賬戶,只能辦理特定的賬戶業(yè)務,而且金額上有一定的限制:Ⅱ類戶資金進、出日累計限額分別為1萬元,年累計限額分別為20萬元;Ⅲ類戶資金進、出日累計限額分別為5000元,年累計限額分別為10萬元,且余額不得超過1000元。
銀行人士建議,為防范電信詐騙、洗錢等違法犯罪,個人應對自己的銀行賬戶進行梳理,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將一些閑置不用或用得較少的賬戶銷戶,將一些主要用于網(wǎng)絡支付或小額高頻支付的賬戶降級為Ⅱ類或Ⅲ類戶。
(責任編輯:梁艷)